我,包大人,一个身宽体胖的美少男。自从前天跟少侠萌讲了听力练习这件事后,就开始方了。
掐指一算,14天后就是四六级考试,1个月后就是期末考试,6个月后就是高考!时不我待,是时候祭出本大人当年震惊考场的战斗技巧了!

考试时间是固定的,时间不够用,自然只能挤一挤了。所以此案的关键在于:到底该从哪里挤?
请诸位少侠仔细回忆以往的考试过程,发卷之后和每道题之间,是不是总有几分钟到几十秒的时间供君发呆。
那么我们在放听力前,就可以这样来减少思考选项的时间:
1. 迅速看题;
2. 勾画选项中的关键词(这步很重要!);
3. 预判可能提出的问题。
然后在放听力时,就可以这样来挤出时间填答案:
1. 抓紧听力材料之间的间隙再阅读下一道题;
2. 在题干之间的间隙填涂答案。

如果听力材料中,有一个单词或一段对话没听清楚。我们就很容易一直纠结它到底是什么,于是就错过了后面在说些什么。这种现象的科学名词,又叫作“奇异球效应”。
就像图中一堆绿球里的小红球,无论它在哪个位置,我们都会注意到它。
所以,我们并没有办法避免这种情况。包大人的建议是,大家在考前就听一些听力材料,去熟悉其中的简单表达,如“he is…”“she wants……”,从而减少大脑处理这些简单表达的时间,腾出更多时间去通过听力材料的上下文揣测意思。
如果整段材料都没听懂,请果断放弃乱选一个,不要影响后面的题,也不要再去检查。充分利用时间阅读选项与涂卡。

勾画选项中的关键词,可以帮助我们减少阅读选项的时间,预判问题。选项中的关键词包括名词(物品)、人名(谁)、动词(干了什么)、形容词(怎么样)、时间(什么时候)、地点(在哪儿)。
四个选项相同部分一般为重点关键词,是破案线索,听的时候要格外留心。举个栗子。
相同部分:garden,因此此文应该与do gardening相关。从选项判断,问题应该是谁要在什么时间做gardening。

1.抓住听力材料里的关键词
就是那些能改变语义或强调重点的词,正确答案常出现在这些词附近。常见关键词有:
· 表转折:but, however, otherwise, instead (of)
· 表因果:because (of), due to, according to, for, as, since, therefore, so (that)
· 表条件:if, whether, on condition that, in case, or, except
· 表结果:was to, result in, as a result, in all
· 表顺序:first, next, then, finally, after
· 表建议:why don’t, why not, suggest, perhaps
· 表否定:no, not, without
· 表强调:specially, especially, indeed, certainly, only, thus, for example, for instance, such as
2.听语调变化、轻读重读
和我们平时说话一样,听力考试中的对话同样有情景,注意听说话人的语气,比如从平和突然变成惊讶,就要注意听是什么让说话者产生这样的变化。说话者对重点的事情往往不止说一次,提到最多的事情一般就是中心主题。
以上,少侠萌可以在考前,卡着时间模拟听两套真题试试,找找感觉。包大人只能帮你们到这里啦。答!应!我!都!要!过!